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,因为没有标准答案,大家自由心证。
有个前同事,之前在销售事业上打拼了数十年,要说大富大贵肯定还没有,在上海甚至排不上10%行列,可TA义无反顾地辞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,去了十八线城市,开了个小店,以自己的兴趣支撑做起了的小事业。
TA在做繁忙的销售工作之余,就为“财务自由”的生活作了比较充分的打算了,考出了兴趣支撑的执业牌照。然而,TA并没有像大家想象得那样,小事业发展得一帆风顺——遭受过天灾,也经历过拆伙。TA现在的收入可能远不及TA做销售时的收入,可TA首先满足了“精神自由”,也完全由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事业,也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,你说这算不算“财务自由”呢?
好吧,我们还是要回到被人衡量、被社会衡量的标准上。率先超前消费的英美如今在私密小范围内流行起了FIRE(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)理念。基本上能达到财务自由的公式是:你的投资账户=你每年花费的25倍,每年可以从账户中提取4%作为生活费。你可以算出一个具体的数字,需要为这个账户奋斗多少年才能退休?
选择生活,不要让消费主义随意牵着鼻子走,毕竟,广告里的生活是虚幻的,自己的生活才是握在手中的。(完)